新锐股份接待7家机构调研,包括华创证券、明世伙伴基金、合远资产等

Connor bitop交易所 2024-09-28 13 0

2024年8月28日,新锐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6日接待华创证券、明世伙伴基金、合远资产、国华兴益资产、北大方正人寿等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新锐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袁艾,证券事务专员尚婉蓉。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电话会议)、上证路演中心。

据了解,新锐股份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在未设立子公司的地区则以经销为主。株洲韦凯作为其子公司,主要生产车削、铣削和钻削系列的数控刀片,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模具加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的难加工材料细分领域,定位中高端市场,致力于替代进口产品。数控刀片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以适应行业需求和降低销售成本。

在2024年上半年,新锐股份实现了营业收入88,425.80万元,同比增长13.59%,净利润9,800.25万元,同比增长14.84%。公司通过收购锑玛工具,加强了硬质合金产业布局,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研发方面,公司投入3,503.32万元,同比增加3.73%,新增获授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丰富了产品体系和技术储备。上半年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国内切削工具合金、凿岩工具合金等硬质合金产品及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的增长,以及配套产品、凿岩装备产品收入的小幅增长。

新锐股份在2024年全年业绩目标上,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保持坚定信心,致力于聚焦主业,努力做好经营管理,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调研详情如下:

一、现场会议调研交流

1、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模式是什么?

在设立有子公司的地区以直销为主;在其他暂未设立子公司的地区以经销为主。

2、株洲韦凯切削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韦凯”)的产品主要有哪些类型?应用领域及市场定位是什么?

株洲韦凯生产的数控刀片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车削系列、铣削系列和钻削系列,应用于汽车制造、模具加工、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的难加工材料细分领域。韦凯产品定位中高端,主要做进口产品替代,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产品通过客户端的测试试用,已取得客户的良好反馈。

3、数控刀片的销售模式是什么?

数控刀片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主要由行业性质决定。由于数控刀片细分领域品种复杂,下游用户数量多且散,用刀需求繁多,应用场景广泛,直销无法覆盖客户的全部需求。采用经销模式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采用经销模式可以利用经销商的渠道优势,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费用。

4、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有哪些?在生产工序上有何区别?

硬质合金切削工具可分为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和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整硬刀具是在棒材基础上进行开刃、涂层制成,数控刀片是以一定比例的碳化钨粉、钴粉作为原材料,通过混粉、成型、烧结、涂层、后加工等工序加工制成。

展开全文

二、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情况怎么样?

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及硬质合金凿岩工具、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的生产、研发和销售。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425.80万元,同比增长1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00.25万元,同比增长14.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50.14万元,同比增长14.48%。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2、锑玛工具是什么时候收购的,为什么要收购锑玛工具?

锑玛(苏州)精密工具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起纳入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收购锑玛工具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硬质合金产业布局,加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和刀具服务协同作用,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3、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情况如何?

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一方面对硬质合金主要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一方面充分挖掘硬质合金凿岩工具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在市场需求,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勘探开采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3,503.32万元,同比增加3.73%,新增获授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这些成就丰富了公司产品体系和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技术实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4、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切削工具合金、凿岩工具合金等硬质合金产品及硬质合金切削工具增长,同时配套产品、凿岩装备产品收入也略有增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5、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目标预计是多少?

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努力做好经营管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始终保持坚定信心,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来源:金融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