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院裁定重启美国之音:随意关闭违宪
上个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国际媒体署削减职能和人员。随后,负责整顿工作的政府特别顾问卡莉·莱克关闭美国之音等多家国营媒体。
被裁员工、工会及新闻组织将卡莉·莱克等美国国际媒体署官员告上法庭。4月22日,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裁定,恢复美国之音等媒体运营。
美国之音(VOA)
美国国际媒体署是美国政府独立机构,负责监管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媒体。其资金来自国会拨款,且拨款法案明确分配资金至下属机构。
根据特朗普的行政命令,美国国际媒体署自3月15日起终止大部分员工合同、停止向下属机构拨款,致使美国之音等媒体停播。
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罗伊斯·兰伯斯在裁决书中写道,美国国际媒体署官员“根本未经合理分析”就裁员并终止拨款,行为十分“武断随意”,这违反程序要求。终止拨款的决定未经国会授权,这侵犯立法权,构成违宪。
裁决认为,“维护国会授权的国际广播使命及宪法分权原则优先于总统行政命令的执行。”
法院发布了针对特朗普行政命令的初步禁令,要求美国国际媒体署官员恢复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和中东广播网络运营及拨款,但自由欧洲电台、开放技术基金等其他下属机构需进一步审查。
3月15日,白宫官网发文指责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台长迈克尔·阿布拉莫维茨表示,他对这项裁决深感欣慰。他说:“法官的裁决证实了我们的立场,即设立或撤销一个政府机构的权利应由国会而非行政部门行使。”美国之音白宫分社社长发布声明称,“这只是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因为政府很可能会上诉。”
美国之音诞生于1942年,当时隶属于美国战时情报局,主要用于对抗纳粹宣传。冷战期间,美国之音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用来对抗苏联等国的宣传。目前,美国之音隶属于美国外交部。近年来,其在涉华报道方面备受指责,对中国地区的报道被诟病存在极大偏见。特朗普在两届任期内多次攻击美国之音,称其代表“激进左翼”。
评论